真機就不行了,氣動力、重量和航模不在一個量級,材料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僅通過氣動設計,并不難設計出航模的真機,常見的航模飛控不自動控制起降,只控制航模飛行中的平穩(wěn)飛行,即控制飛行姿態(tài),模式單一(可結(jié)合飛控和手動控制),動力就更不用說了,航模而且大部分小型飛機動力問題不大,主要是發(fā)動機重量。
飛控有很多種。常見的航模飛控不自動控制起降,只控制航模飛行中的平穩(wěn)飛行,即控制飛行姿態(tài),模式單一(可結(jié)合飛控和手動控制)。稍微高一點的飛控,配有GPS,OSD,或者氣壓計,可以控制飛行姿態(tài)多樣化(固定鍵指令),但是不能自主起降(需要人工輔助)。先進的飛控電路板需要計算機語言編程,可以實現(xiàn)一鍵自主起飛、導航、著陸、高度、速度、返回、定位、跟蹤(在其他設備的配合下),多用于無人機系列。
2、讓 航模設計師造一架能飛的真飛機,難度有多大?我覺得難度主要在于力量,動力,操控。動力就更不用說了,航模而且大部分小型飛機動力問題不大,主要是發(fā)動機重量,如果控制問題只需要飛行,油門、俯仰、滾轉(zhuǎn)、偏航就夠了,甚至可以放棄偏航。身高、速度、姿態(tài)等參數(shù)也可以靠人的感覺來做,最難解決的問題是實力問題。航模的很多部分在飛行過程中幾乎被當作剛體,沒有變形或者變形很小,真機就不行了,氣動力、重量和航模不在一個量級,材料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另一個問題是預應力,航模很多東西都是強行連接的,很多地方都是膠粘的。真機上沒有這么強的膠,也不會允許預應力,其實計算升力正好相反。航模的雷諾數(shù)很小,但計算起來并不容易,僅通過氣動設計,并不難設計出航模的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