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5/Elektro美國西屋電氣公司制造的家用機器人,1939年在美國紐約世博會上展出。它由電纜控制,會走路,會說77個單詞,甚至會抽煙,但還遠沒有真正做家務。但它讓人們對家用機器人的向往更加具體化。1956年,美國人喬治·德沃爾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個可編程機器人,并注冊了專利。這種機械手可以根據(jù)不同的程序做不同的工作,因此具有通用性和靈活性。
5、機器人是誰發(fā)明的?看到現(xiàn)在世界上機器人種類這么多,你可能會問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機器人是誰發(fā)明的?是恩格爾伯格先生發(fā)明了第一個機器人,享有“機器人之父”的美譽。恩格爾伯格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機器人專家之一。1958年,他創(chuàng)立了Unimation公司,1959年,他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工業(yè)機器人。他為機器人工業(yè)的建立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6、誰知道關于機器人的歷史?春秋末期,我國著名的木匠魯班也是機械方面的發(fā)明家。據(jù)墨家經(jīng)典記載,他曾經(jīng)制作了一只木鳥,可以在空中飛行“三天”,體現(xiàn)了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公元前2世紀,亞歷山大的古希臘人發(fā)明了最原始的機器人automaton。這是一個由水、空氣和蒸汽壓力驅動的移動雕像。它可以自己開門,借助蒸汽唱歌。1800年前的漢朝,大科學家張衡不僅發(fā)明了地動儀,還發(fā)明了米里的鼓車。
后漢三國時期,蜀國宰相諸葛亮成功地創(chuàng)造了“木牛流馬”,并用它來運輸口糧,以支援前方的戰(zhàn)爭。1662年,武田通力利用時鐘技術發(fā)明了自動機器人玩偶,并在大阪道頓堀進行了表演。1738年,一位才華橫溢的法國技師杰克·戴·瓦克森發(fā)明了一只機器鴨,它會呱呱叫,會游泳,會喝水,會吃東西,還會排泄。沃森的初衷是將生物的功能機械化,進行醫(yī)學分析。
7、機器人的發(fā)展歷史是怎樣的?智能機器人是最復雜的機器人,也是人類最渴望盡快結交的機器人朋友。然而,制造一個智能機器人并不容易??茖W家們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才能讓機器模擬人類行走。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爾·卡佩克(karel capek)根據(jù)Robota(捷克語,意為“苦役”)和Robotnik(波蘭語,意為“工人”)在他的科幻小說中創(chuàng)造了“機器人”一詞。
它由電纜控制,會走路,會說77個單詞,甚至會抽煙,但還遠沒有真正做家務。但它讓人們對家用機器人的向往更加具體化。1942年,美國科幻大師阿西莫夫提出了“機器人三定律”。雖然這只是科幻小說中的一個創(chuàng)造,但后來卻成了學術界默認的研發(fā)原則。1948年,諾伯特·維納(norbert wiener)發(fā)表了《控制論的科學論動物和機器中的控制和通訊》,闡述了機器中通訊和控制功能與人類神經(jīng)和感覺功能的共同規(guī)律,率先提出了以計算機為核心的自動化工廠。
8、機器人發(fā)展史1996年,瑞典家電巨頭伊萊克斯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臺量產掃地機器人原型“三葉蟲”。1997年6月18日,我國6000米無纜水下機器人試驗應用成功,標志著我國水下機器人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1998年,瑞典ABB公司開發(fā)出FlexPicke機器人,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快的采摘機器人。1998年,瑞士Güdel公司開發(fā)了“roboLoop”系統(tǒng),這是當時世界上唯一的弧形軌道龍門起重機和傳動系統(tǒng)。
2000年,我國自主研發(fā)的第一臺具有人類外形、能模擬人類基本動作的人形機器人在長沙國防科技大學問世。2001年,麻省理工學院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具有模擬感情的機器人。2001年,第一臺量產掃地機器人上市。2003年,機器人參與了火星探索計劃。火星探測任務是一項正在進行的探索火星的太空任務。2003年,兩個漫游機器人開始探索火星的表面和地質。
9、機器人的發(fā)展歷史機器人形象和機器人這個詞最早出現(xiàn)在科幻小說和文學作品中。1920年,一位捷克作家出版了一部名為《羅薩姆的萬能機器人》的戲劇,講述了一家名為羅薩姆的公司將機器人作為人類生產的工業(yè)產品投放市場,讓其充當勞動力,代替人類勞動。真正的機器人出現(xiàn)在1959年。當時,美國人英格博格和德沃爾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臺工業(yè)機器人。這個機器人看起來像坦克的炮塔。底座上有一個可旋轉的大機械臂,大機械臂上延伸出一個可伸縮、可旋轉的小機械臂,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操作,代替人做一些抓取、放置零件等工作。
大多數(shù)工業(yè)機器人不能行走,一般靠鐵軌滑行,比如汽車制造機器人?,F(xiàn)代工業(yè)機器人主要有四種類型:(1)順序機器人具有規(guī)定的程序動作控制系統(tǒng);(2)沿軌道工作的機器人進行一些移動操作,如焊接、噴漆等;(3)遠程工作機器人,如在月球上自動工作的機器人;(4)智能機器人具有感知、適應、思維和人機交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