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電流超過一定值時,絕緣層兩側出現電壓U(也可以加上電壓U)。同時,DC電流變成高頻交流電,輻射出電磁波,頻率為,其中H為普朗克常數,E為電子電荷。這些特性形成了材料在科學和技術領域日益引人注目的應用的基礎。同位素效應超導體的臨界溫度Tc與其同位素質量m有關,m越大,Tc越低,稱為同位素效應。
4、 超導體研究,應用的歷史和最新進展超導現象隨著低溫技術的發(fā)展,為超導現象的發(fā)現提供了條件。1911年,當溫度降到269℃左右時,荷蘭科學家阿尼斯和他的助手發(fā)現水銀的電阻突然消失,即變?yōu)榱悖髞聿虐l(fā)現。電阻也會變?yōu)榱?,這種現象叫做超導現象。能產生超導現象的物質叫做超導體。通常,它開始進入狀態(tài)的溫度稱為轉變溫度或臨界溫度。
物質的溫度低于Tc時,具有超導性質,高于Tc時,失去超導性質。2/進展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期待得到超導可以在室溫下工作的材料,世界各國都已出發(fā)。直到1986年4月發(fā)現鋇鑭氧化物陶瓷材料的轉變溫度為35K,才使超導 body的研究有了突破。然后,1986年12月23日,日本宣布研制出超導體,溫度37.5K1986年12月25日貝爾實驗室獲得40K超導material;1986年12月26日中國科學院獲得48.6K 超導材料;1987年2月16日,休斯頓大學美籍華人朱經武獲得98K超導materials;1987年2月14日,中國。
5、論述 超導現象及其特征超導現象是指材料在低于一定溫度時電阻變?yōu)榱愕默F象,這個溫度稱為超導轉變溫度(Tc)。超導現象的特點是對磁性零電阻和完全電阻,所以超導現象在生活中應用廣泛;特點如下:1。完全抵抗-3。1933年,德國物理學家W.Meissner通過實驗發(fā)現,當置于磁場中的導體通過冷卻躍遷到超導態(tài)時,原本進入這個導體的磁感應線會被完全排斥到-2。
2.在臨界磁場存在下的實驗表明超導態(tài)可以被外磁場破壞。在Tc以下的任何溫度T,當外磁場的磁感應強度B小于臨界值Bc時。超導狀態(tài)可以維護;當b大于Bc時,超導狀態(tài)會被突然破壞,變成正常狀態(tài)。臨界磁場Bc不僅與超導 body的性質有關,還與溫度t. 3有關。同位素效應的臨界溫度Tc與其同位素質量m有關..m越大,Tc越低,這就是所謂的同位素效應。
6、生物磁現象的心磁圖和腦磁圖當我們因心臟或腦部疾病進行體檢或去醫(yī)院就醫(yī)時,往往需要進行心電圖或腦電圖檢查,以了解心臟或腦部的生理和病理狀況。但是我們知道電活動(電流)會產生磁場,所以當心電和腦電圖是由心電流產生時,我們也應該有心磁場產生的心磁圖和腦磁場產生的腦磁圖。那么為什么心磁圖和腦磁圖目前還沒有在醫(yī)院應用呢?這是因為心臟產生的心臟磁場和大腦產生的大腦磁場都太弱,不僅需要專門的高靈敏度磁力儀來測量心臟和大腦磁場,如超導量子干涉儀(Squid)磁力儀只能在極低的溫度下使用,還因為心臟磁場很弱。較弱的腦磁場只有地球磁場的百分之一(108)左右,所以測量心磁場和腦磁場時必須排除地球磁場的干擾,所以需要在能顯著降低地球磁場的磁屏蔽室中測量心磁場和腦磁場,或者使用超導-4-0。